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动态 -> 正文

这是什么?关于广东省师范技能大赛的干货?已收藏!

2023-01-09 点击:

 

2022年11月,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政治组)于线上顺利举行。回顾整个备赛过程,365官网几位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们对于教学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感悟,一起来进一步了解背后的备赛故事与他们的心得体会吧!        

黄梅鑫拟推荐获二等奖    

   

成功,关键在于集中精力做有效的准备。此次省赛备战,从刚退伍回来时的畏惧到省赛时的从容,可谓是一波三折,但幸遇良师为我传道授业解惑,谆谆教诲不忘于心,为志以学方能补拙。很感谢老师们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并在备赛过程给予的点拨和鼓励!  

在教学设计上,坚持“三导向三中心”  

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议题中心。要善于从社会热点问题中寻找案例(比如时政热点事件,或者从自身的独特性出发,如当兵、支教等特殊经历),以社会热点吸引人,以自身故事感染人。锚定了方向,就可以根据课标要求确定一个具有内容统领性、思维启发性和价值引领性的议题。取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议题,可以说教学设计就成功了一半。  

二是要坚持素养导向、学生中心。确定了议题,基本上就定下了这节课的总体框架,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都要立足核心素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互动。以自身经历为案例的设计可能会容易陷入“演讲”的困境,但我们要学会“讲故事”。故事只是一个引子,把学生带入故事只是开端,在情感中启发学生认知是第二阶段的目标。  

三是要坚持任务导向、活动中心。在确定了每个环节对应的知识点和核心素养后,就要构思议学任务和议学活动。议学活动是为议学任务服务的,一些“特色”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层层设问、层层递进,学生自己总结出知识点,老师注重升华,这样的课堂会更棒!  

我们现在还处于“新教师”的阶段,可能还没有达到可以成为“教师”的阶段,但我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网上找一些优秀作品(如历届省赛的优秀作品、公开课等),通过“模仿”一些课堂实录,借鉴其中好的经验做法。  

在呈现方式上,做到“两最”  

一是最大限度放大自身价值。比如特殊的经历、突出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亲和力等,这些都有助于与学生快速建立起联系。亦比如某件事人无你有,人有你优,就要充分把握这一优势,让学生和评委眼前一亮。  

二是在课堂上呈现最好的姿态。在衣着上,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服装;在体态和表达上,呈现得体的自己。经过对口语表达的反复模拟训练,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气场,在讲台上从容应变、一鸣惊人!  

   

反复多次修改的课件  

陈垠熙拟推荐获三等奖    

   

15分钟的教学内容经历了不断“推翻-重构-推翻-重构-推翻-重构”的过程...... 直到比赛的前一天晚上还在调整授课内容。每一次的推翻重来都意味着之前精心打磨的ppt、教学设计、板书设计、逐字稿、视频全都用不上了!但还是不断鼓励自己一切归零或许才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在准备的过程中,刘雪松老师、王晨曦老师和慧华师姐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建议和帮助,让我这样一个赛课小白了解了很多赛课和上课的精髓。一堂好课的呈现绝对离不开好的导师的用心指导,这也是五个多月以来我最具幸福感的收获!  

由于太长的时间花在推翻重构上,以至于我对最终的课堂并不熟悉甚至失去了往日站在讲台上的那一股底气,赛前更是焦虑到了极致。直到比赛前一天和招募来的模拟学生互动时,我惊喜地感受到了备赛以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她们上台展示、勇于辩驳、制作展板......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王老师总对我说的:一节好课绝对是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中成就出来的。我备赛的激情也在那个下午被重新点燃了起来!  

班赛-院赛-校赛-省赛的这一路走来,我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不断努力探索思政课教师的真与暖,不断点燃着思政课的光与热!

杨杰拟推荐获三等奖    

   

杨杰说课  

   

首先非常感谢学院和老师们对我的信任,让我有了一次提升专业能力、磨砺坚定意志的参赛机会。  

一开始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定了授课内容与授课题材就开始进行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但由于教学经验比较匮乏,所以花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才让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基本成型;在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和学院的专门指导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不断打磨、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训练,最终将这节课成功呈现在了省赛上。  

在备赛过程中,我也陷入过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想放弃。但在老师们的帮助和队友们的鼓励下,还是坚持了下来。回顾这一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脚踏实地、认真做事,不要过于纠结一时的成果,相信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参赛选手与模拟学生合影  

优异成绩的背后,还有指导教师团队的辅导和培训,才为省赛做了更充足的准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365官网指导经验丰富的刘雪松教授对本次比赛的感受和对同学们的建议吧!  

Q:请问老师对省师范技能大赛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和感受呢?  

A:自从2013年第一届省师范技能大赛到现在已经第十届了,一些优秀的选手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比如2014年的一等奖获得者汤逸山,他在2015年成功应聘了东莞市石龙中学,2019年参加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他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这也正是省师范技能大赛的巨大成效。  

今年参加比赛的两位19级的同学,当时刚一入学我就带他们组建了一个练习队每周进行演讲训练。能够取得现在这个成绩,也是他们这两年多来努力的成果。  

Q:本届比赛相对往届,有什么进步和创新呢?  

A:我们学院参加了十次省师范技能大赛,这次的收获应该是最大的,总共有三位同学获奖,我们学校的获奖面应该也是比较高的。更可喜的是黄梅鑫同学,他是刚刚当兵退伍回来的,比赛时他穿着军装上课、讲着军人的事情,这是在教学题材方面的一大突破。  

Q:指导了这么多届省赛,您对同学们有什么建议呢?  

A:大家可以把省师范技能大赛当作一个目标,平时多练习朗读和朗诵,多参加演讲活动,尽可能地多关注一些教学比赛,可以把初高中的教材好好温习一下。  

如果有些同学打算本科毕业后直接去做教师,那么在大学一定要重视省师范技能大赛,如果获奖的话就会是一个很好的敲门砖。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比赛中自身方方面面的能力都会得到一个快速的提升,努力的方向性也比较明确。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我们学院蒋义丹老师一门关于演讲与口才的选修课,如果有其他相关的课程也可以多多关注。  

希望我们学院参加过西藏支教或是新疆支教的同学们明年能够积极参赛,把自己援藏或援疆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在省师范技能大赛上充分展示出来。